如果我們把制造執行系統MES比作邁向智能工廠的步伐,那么如何邁好這一步想必是企業值得關心的問題。企業實施MES的動機、實施人員的投入程度、數據采集流程的標準化程度、數據采集設備的可靠性、數據分析能力的強弱程度、管理軟件間的兼容程度等都是邁好MES這一步的關鍵因素。本文歸納了MES發揮大功效的幾個方面。
1.明確導入MES的動機
在這個暢想萬物互聯的時代,部分企業家很容易產生一種做法,導入高大上的智能制造的解決方案讓企業變得高大上,然而任何時候都需要“內外兼修”。在這個速食的時代,特別是在導入先進的智能制造系統的時候,一定要冷靜思考,想清楚為什么要導入這個系統?比如說現有的生產系統是否可以支撐MES系統的接入?現在的痛點是什么,MES系統能解決嗎?要采集哪些數據?有維護MES系統的人才嗎?如何保證MES系統的長久生效?找到了以上問題的答案后再確定要不要導入MES系統,否則的話很有可能成為雞肋。
2.規范被采集的數據
生產線上的數據多得數也數不清,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對于用戶來說價值不高的數據,真正能用的只有一小部分。要想獲得有用的數據,那么數據的規范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數據規范了,我們才能更高效,更準確地通過MES系統內固定的算法邏輯、數學模型抓取出我們想要的數據。要想使被采集的數據規范化,這就需要我們在實施MES之前就要做好已有生產線中基礎數據的整理和改善。例如,工序級BOM表的建立,完善整體的編碼體系,數據形式的規范等等。
3.確保數據采集設備的可靠性
MES系統輸入的是生產線上采集到的各種各樣的數據。每一個數據采集設備的可靠性直接影響著MES系統是否有數據輸入。以現有生產線上的稱重工位為例,該工位稱重精度較高,但使用的稱重計的重復使用可靠性并不好,每次新的稱重計用一段時間就會壞掉,導致收集的數據時有時無,對后面的數據分析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4.提升數據分析的能力
數據收集相對來說不是那么難,更具挑戰性的是我們對于收集到的數據的分析與利用。MES系統里的數據主要有產品BOM、財務數據、工藝數據、生產計劃和庫存數據、圖紙等技術文件、訂貨數據等等,要想真正用好MES系統,就得提升后期的數據分析能力,深入思考應該如何將這些龐大的數據集進行合并和關聯,發現數據集間新的相關性,提煉出這些數據應有的價值。
5.避免信息孤島
MES是一款功能模塊豐富且信息集成化程度特別高的軟件,但是目前大多企業都在使用ERP,PLM、SCM等相對獨立的系統。因此,在實施MES之前,我們需要充分考慮MES與企業已有管理系統的通信、集成問題,形成一個整體的統籌策劃,共享系統信息資源,保障系統的實用性和實效性,避免出現“信息孤島”。只有這樣,MES才能確保高效率的生產運行;才能確保生產全流程可視化、標準化;才能確保所用的生產流程、操作員、設備和物料合理、有序。
效率MES解決方案在自動化的基礎上,顯著提高工廠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人為因素的影響,便捷、“傻瓜式”的操作將大大降低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