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自動化生產推動廉價“日本制造”回歸

發布時間 : 2018-02-08     來源 : 觀察者網

  “中國制造”便宜,“日本制造”貴的固有印象似乎要被打破。《日本經濟新聞》2月6日報道稱,在電子手表和日用品等廉價產品領域,日本企業將國外的工廠遷回國內、或在國內新建工廠的趨勢正在擴大。

  報道稱,由于亞洲的人工費正在上升,導致日本國內外生產成本差不斷縮小。企業欲借助生產自動化等方式,使在日本國內工廠的生產成本降至亞洲水平。包括知名電子表品牌卡西歐,照相機品牌佳能在內,已有多家日本企業將把部分生產工序遷回日本。

  卡西歐欲增產“日本制造”電子表

  卡西歐方面計劃在今年夏季之前,在日本山形縣的工廠里把組裝手表核心部位——模塊(復合零部件)的13個工序及負責外飾和表帶安裝的工序全部自動化。

  這一改造的投資額預計將達到數億日元,員工人數則會因此降至5分之1以下。卡西歐方面稱,投資完成后的生產成本將和僅為日本四分之一的泰國相同,低于人工費特別高的中國。

  另外,卡西歐還將提高廉價“日本制造”的20美元(約合人民幣126元)電子表的生產比例。目前在日本山形縣、泰國和中國的4處工廠的產量將基本相同。山形縣的工廠通過推進自動化,月產能將提高至20萬塊以上,而生產成本日益上漲的部分亞洲工廠生產線也將在三年內遷往山形廠。

  “日本制造”回歸有側重

  報道稱,日本國內外的生產成本差距正在縮小,中國的工資已漲至2005年的3倍以上,東南亞各國工資也在持續上升,這讓此前隨全球化趨勢將生產基地外遷的日本制造業開始調整布局。

  除了卡西歐,知名相機廠商佳能正在宮崎縣建設約9年來的首座日本新廠,化妝品商資生堂也正在栃木縣建設36年來首座日本新廠,其中佳能新廠也將引進自動化生產線,以提升成本競爭力。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產業都可以這么做。報道稱,自動化技術使得在日本國內降低生產成本成為可能,但這多是在成本中人工費所占比例較低的產品,像需要大量人手的服裝行業就很困難,因為服裝的生產基本上全部依靠手工作業,難以實現自動化。日本的很多服裝企業目前正持續將基地從中國遷往東南亞等人工費低廉的地區。

  “中國制造”也在發生著變化。《日本經濟新聞》此前報道稱,雖然有著“世界工廠”稱號的中國人工費持續上漲,但消費者的購買力也出現增長。在中國政府的招商政策下,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開始在中國建設尖端工廠。

  日本富士通總研主席研究員金堅敏就認為,影響投資或生產地決策的因素很多,包括各國之間勞動力成本、稅率、匯率、環境資源成本、社會保障、供應鏈、人才供應能力、基礎設施、政府的服務效率、生產地的國內市場魅力、乃之文化的適應能力等多個因素,媒體等常用工資及匯率等容易得到的數據來簡單代替企業產地決策因素,容易得出“中國制造”國際競爭力衰落的結論。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MES系統相關信息請訪問效率科技官網,或撥打聯系電話0755-89765552咨詢。

【轉載請注明來源】

相關文章
深圳效率科技有限公司logo
日本高清不在线一区二区色,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1,欧美精品二区三区中文,久久久噜久噜久久综合
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 | 中国一级特黄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 精品少妇性服务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亚偷拍福利视频午夜偷拍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