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有了ERP,為什么還需要MES?
中國制造業多年來采用的傳統生產過程的特點是“由上而下”按計劃生產。簡單的說是從計劃層到生產控制層:企業根據訂單或市場等情況制定生產計劃—生產計劃到達生產現場—組織生產—產品派送。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重點也大都放在計劃層,以進行生產規劃管理及一般事務處理。如ERP就是“位”于企業上層計劃層,整合企業現有的生產資源,編制生產計劃。
MES系統在工廠綜合自動化系統中起著中間層的作用——在MRP II、ERP系統產生的長期計劃的指導下,MES系統根據底層控制系統采集的與生產有關的實時數據,對短期生產作業的計劃調度、監控、資源配置和生產過程進行優化。
一、攜手上下層、優化數據流
作為一種計算機輔助生產管理系統,MES系統重要使命就是實現企業的連續信息流。它包含了許多功能模塊。通過實踐,MESA(MES國際聯合會)歸納了十一個主要的MES系統功能模塊,包括工序詳細調度、資源分配和狀態管理、生產單元分配、過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維護管理、質量管理、文檔控制、產品跟蹤和產品清單管理、性能分析和數據采集等模塊。
二、與ERP優勢互補
雖然ERP能夠很好地解決生產計劃問題,但是在車間這一層次的控制卻往往不夠完善。例如,ERP里面的車間控制模塊計劃功能一般很弱,主要是執行MRP計劃。它把MRP計劃變換為車間加工單和調度單,并按車間加工單和調度單執行,同時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反饋,并進行投入與產出控制。
ERP系統車間加工單和調度單的時間跨度(或計劃期)常常比較長,通常為周。車間加工單和調度單中的設備資源,則是以工作中心為單位的,但對工作中心的定義往往沒有嚴格規定,完全根據系統的實施要求和控制細度來確定的。通常,工作中心在ERP中被定義為一組設備資源,所有信息的反饋與成本的核算等都是以工作中心為單位進行的。
ERP通常采集主要工序現場信息的時候,基本靠手工錄入,不僅效率低、易出錯,而且輸入的數據是基本上是前一個班或前一天的數據,信息滯后。
最后,如果把MES系統與ERP集成起來,不僅能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優勢;同時,可使MES系統的生產計劃更合理,使ERP系統的數據更及時有效,工作效率更高。MES與ERP間的集成數據與MES、ERP間的界面劃分有關。一般而言,即可以由MES來承擔所有車間層和單元層的功能,也可以由ERP承擔車間層的功能,由MES來承擔單元層的功能。但從系統的集成角度看,由MES來承擔所有車間層和單元層的功能實施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