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型企業的CIO,在回顧多年來信息化建設摸爬滾打的經驗與教訓時,強調要“重視基礎數據整理,業務流程優化”,大有飽經滄桑之后,返樸歸真的境界。這一類企業往往在幾年前上了ERP系統,運行一段時間之后,才發現制造現場的信息依然無法快速獲得,生產車間依然如水下的冰山一樣,無法全面了解。
這時,有人想起了在國外頗為普遍的一套系統——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簡稱“制造執行系統”,正好填補了ERP對制造過程管理的不足,不但能及時收集和分析生產現場的數據,也可以為ERP實現溝通。
MES系統如何協同整個信息系統對工廠進行品質管理的呢?MES系統與ERP系統的下端相連,進行工單下發到出貨整個過程的管理,具體內容是:
首先,在生產線關鍵工位部署數據采集設備,收集生產的實時數據(物料、設備、人員、產品品質狀態、在制造品序號),并在數據采集過程中,校驗產品的流動是否遵守規定的工藝流程。
然后,生產、品質、工程等部門利用分析及查詢工具了解生產的狀況及趨勢,如果有異常情況會及時調整。更進一步,可以設置一些預警條件,如果生產過程不良比率超過上限,警報信息會發送到管理人員的手機和信箱里。
2004蘇州某大型電子公司先實施了MES系統,然后才反省工廠上MES系統前后的差別:
平均日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4.25%,
良率增長為0.3%,
客戶滿意度增加了17.14%
生產透明化程度、生產靈活性、對生產過程的控制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從分析這些數據的源動力,可以對MES系統有一些體會。該廠對客戶滿意度的計算并不復雜,是上系統前遭客訴的次數與上系統后遭客訴的次數相比較?;ㄙM很大氣力在產品質量方面:不良品采集與兼顧防錯,并且滿足產品追溯,客戶滿意度提高是理所當然。
產量增長的幅度之大與良率增長之小卻成了客戶心中的一個謎:當初上系統是希望提升品質,滿足客戶提出的產品追溯的需求,現在良率僅增加了不到1%,產量卻提升很多,是不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進一步分析發現并非如此,該廠提供的良率提高0.3%是指終檢后的結果,沒有體現生產過程中的良率提高。MES主要對生產過程中的活動進行管理,并利用工具分析及預報不良趨勢,提高了生產過程中的在制品合格率。
實施MES系統之后,隨著客戶滿意度提高,訂單數量有所增加,給產線的施了外力,成為產量增長的一個因素。但是,在人員及產線數量都沒有改變的情況下,訂單增加并不能決定產線的日產能提升,產能又是通過什么增加的呢?
產能提高與訂單增加都與產線的良率有很大關系,生產過程品質改良可以提高產能,增加產量。當生產前段和中段品質不穩定時,遭受批退的情形經常發生,同樣多的人力既要組裝新產品,還要花費時間對批退產品返工,必然會耗費產能,MES 有效規范在制品按照規范的生產途程在產線流動,并對重要工序進行防錯,即使出現產品設計或者零件問題,也可以及時發現產品缺陷或者零件在產品什么位置,及時采取對策補救,大大縮短了不良品存活的時間。線上品質提高,可以使產線人員只做正確的事情,減少花費在返工及維修上的無效工時,無效工時變為有效工時,必然會帶來產量的提高。
如此看來,產量的提高一方面與客戶滿意度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品質有關,彼此都不是孤立的。生產不只是要看結果,更要關注過程。MES成為開啟企業品質管理黑箱的利器,必將在2005年引起制造業信息化的熱潮,那么企業選擇與實施MES系統需要注意什么呢?
眾所周知,國外的系統在國內并不一定好用,而國內的軟件公司對現代制造業的了解往往是霧里看花。一些優秀的制造廠雖然實施了MES系統,獲得不少利益,也是把其當成市場競爭的剎手劍,秘而不宣,更不愿意拿出來與別人分享。在這種局面下,有一些了解MES神奇的人士站出來為中國的制造業疾呼:“MES之火——何時能夠燎原” ?
首先,尋找了解MES的渠道,為選型做準備。正如上文所言,國外軟件公司的經驗來自與中國不同文化的土壤,價格也比較昂貴,上線之后的支持難以保障。國內的軟件公司本來就扎根在管理水平不高的制造背景之中,所以并不能帶來“業務流程優化”的增值服務。因此,好的MES服務提供者必然是吸收了中西方之精華,擁有先進的管理思想及實踐,依托某個國際化制造工廠,具有與中國制造業同行共享進步之胸懷的公司。這種公司在國內鳳毛麟角,但還是能夠找到。
其次,要認識到MES實施的風險與挑戰。率先實施MES的企業會比對手早先多一個競爭砝碼,從而獲得豐厚的回報,同時絕招往往也是險招,需要提前了解其中的風險與挑戰。
MES產品是否經歷過類似行業的長期實踐?
實踐過的企業是否比本企業優秀?
實施顧問是否有足夠的制造業背景?
能否在實施MES系統的同時,帶來管理方面的優化?
第三,MES比任何系統都更需要本地化服務。一些有經驗與遠見的廠家在選擇MES產品時,首先問到的問題是:提供MES產品的公司能否長久運營下去?除此之外,軟件提供商在實施項目過程中,是否有服務人員全程參與,為后續服務做準備?這些問題之后的潛臺詞是:MES系統與制造過程緊密相聯,現場數據量大,對系統要求很高,如果經常出現問題或者出問題后不能及時處理,會給生產造成很大損失。
第四,產品平臺化并可靈活定制。制造現場千差萬別,不同工廠上MES系統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平臺化使系統有穩固的基礎,靈活性可以降低系統實施的成本,提高效率。
總之,MES的應用使企業擁有現場的制造數據,選擇合適的MES產品提供商可以優化企業制造流程,使生產與品質管理返樸歸真,為從優秀到卓越的邁進打下牢固的基礎。效率科技MES系統的設計和使用旨在提高員工的生產率和整個生產過程,以維持適當的控制系統來處理工廠車間的生產活動。它有助于減少生產時間和成本,最終導致以及時和低成本的方式提供高質量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