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業信息化進程中,車間級信息化是薄弱環節。發展MES系統技術是提升車間自動化水平的有效途徑。MES系統強調車間級的過程集成、控制和監控,以及合理地配置和組織所有資源,滿足車間信息化需要,提高車間對隨機事件的快速響應和處理能力,有力地促進企業信息化進程向車間層拓展。
MES系統庫房管理針對車間內的所有庫存物資進行管理。車間內物資有自制件、外協件、外購件、刀具、工裝和周轉原材料等。其功能包括:通過庫存管理實現庫房存貯物資檢索,查詢當前庫存情況及歷史記錄;提供庫存盤點與庫房調撥功能,對于原材料、刀具和工裝等庫存量不足時,設置告警;提供庫房零部件的出入庫操作,包括刀具/工裝的借入、歸還、報修和報廢等操作。
生產過程管理實現生產過程的閉環可視化控制,以減少等待時間、庫存和過量生產等浪費。生產過程中采用條碼、觸摸屏和機床數據采集等多種方式實時跟蹤計劃生產進度。生產過程管理旨在控制生產,實施并執行生產調度,追蹤車間里工作和工件的狀態,對于當前沒有能力加工的工序可以外協處理。實現工序派工、工序外協和齊套等管理功能,可通過看板實時顯示車間現場信息以及任務進展信息等。
MES系統具有很大作用,不過這要求企業生產計劃執行、物料、中間品控制管理水平達到一定的細粒度。同時MES的引入會改變原來崗位分配職能,對企業人員安排有一定的影響,成功上線有效利用的諸多影響因素,還需要企業管理者多多考慮!
MES系統直接結合企業生產實際進行應用開發,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實現生產數字化動態管理,可以解決生產運行中數據延遲和人為因素帶來的問題,提高生產管理水平,可以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隱患和生產瓶頸,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保證生產流程暢通,工藝過程穩定,提高技術經濟指標,增加效益。同時,MES系統還可以用于流程工業及離散型制造行業,為企業實施信息化工程服務,具備顯著的市場競爭優勢。
MES系統項目實施應遵守以下原則:
1 .總體規劃,分步實施
MES系統項目是一個涉及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項目,它是企業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必須有一個統一的總體規劃,解決MES與ERP系統之間的功能分工及接口,與前后工序系統之間的接口問題 ,然后根據現場技術條件和優先級,以分廠單位進行分步實施。
2. 分工合作,優勢互補
采用內外結合的辦法,由實施單位與企業的科技人員共同合作完成。MES系統設計由實施單位負責,從控制系統采集實時數據的工作一般需企業配合完成,同時也需要廠內各職能部門、各肉位職工積極參與和配合。
3. 引進、自主開發相結合
為了縮短系統的開發周期,有些相關的網絡硬件和系統軟件需要引進,而一些工作站、數據采集站的PC機可以采用國內產品。系統配置在保證滿足系統目標要求的同時,還需要遵循開放系統原則,盡量選用功能強、技術先進、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使其能適應企業需求的不斷變化和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在MES系統實施過程中,常規應用采用MES功能套件,通過配置的方式實現。在此基礎上 ,開發與本廠特殊需求緊密相關的定制應用軟件部分。定制應用軟件的開發一定要運用軟件工程思想,把開發、維護、發展統一起來考慮,保證軟件的質量。
同時要堅持用戶觀點,滿足用戶的需要,方便用戶使用,讓用戶自始至終參與從調查分析到使用維護的全過程。
在應用軟件的開發中,要大力執行標準化、規范化,以加快系統開發速度,降低開發費用,提高工程質量,改善系統的可維護性。在設計開發過程中要積極采用UML等技術開發標準,保證工程的高質量,在軟件工程管理中逐步應用CMM管理方法。
我國企業實施MES通常有3種方式:
(1)完全定制項目,購買通用開發平臺進行定制開發,這種方式適用于流程簡單的企業,但風險較大。
(2) 購買通用應用軟件進行二次開發,這類遺用軟件不是針對具體企業開發設計的,所以存在著項目周期較長、風險大等問題。
(3) 與有行業、企業實施經驗并有適用的軟件產品的軟件提供商合作,同時引進咨詢商。
特大型企業MES系統項目一般采用直接引進國外整體平臺,二次開發的方式;對一些宜采取配套特殊的功能模塊采用補充的方式;而小型企業,由于資金等問題,很難成套實施MES項目。整體套件的真正客戶將是一些大中型企業,而對于一些小型企業,獨立功能模塊產品將是首選。針對企業的需求重點和資金狀況,采用“區分輕重、分步上線”的方式,這樣既可使企業集中資金解決信息化中的緊迫問題 ,又為后續產品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效率科技E-MES系統擁有強大而靈活的二次開發功能以及產品的高度可配置性和擴展性。產品的高度可配置性和擴展性不僅僅有利于系統的快速實施,更對實施后的日常維護和功能升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效率科技MES開發團隊可以切實的幫助客戶提高質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