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概念被熱炒的階段已經過去,現在人工智能落地應用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從應用方向來看,目前,金融、醫療、汽車和零售行業的應用場景相對成熟。就汽車行業來說,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銷售、維修、駕駛等多個場景,尤其是當下火的無人車,其應用和商業模式都非常清晰,加之百度、谷歌等巨頭爭相投入,該領域發展迅速。
1.駕駛輔助系統
駕駛輔助系統是汽車人工智能領域目前火熱的方向。在感知層面,其利用機器視覺與語音識別技術感知駕駛環境、識別車內人員、理解乘客需求;在決策層面,利用機器學習模型與深度學習模型建立可自動做出判斷的駕駛決策系統。
按照機器介入程度,無人駕駛系統可分為無自動駕駛(L0)、駕駛輔助(L1)、部分自動駕駛(L2)、有條件自動(L3)和完全自動(L4)五個階段。自動駕駛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機器人司機和一輛電動汽車結合在一起,至于能達到哪個階段關鍵取決于“人工智能”。目前,技術整體處于多個駕駛輔助系統融合控制、可監控路況并介入緊急情況(L2)向基本實現自動駕駛功能(L3)的轉變階段。
以火的無人車為例,據媒體報道,單單美國加州,就有30到50家無人車公司在路測。國內無人車的研發百度遙遙領先,今年7月已經推出了自動駕駛開放平臺的Apollo計劃,預計首批無人車的量產時間將從2020年提前至2018年。據新消息披露,百度旗下的藍白色自主駕駛汽車已被發現出現在北京北部的公共道路上,似乎在進行中國首次全自主駕駛汽車公路測試。
2.智能車載系統技術
以百度的Apollo小度車載系統為例,Apollo小度車載系統具備智能語音助手、人臉識別、疲勞監測、AR導航、HMI、車家互聯、智能安全等多個核心功能。
Apollo小度車載系統將家里的智能音箱和汽車無縫連接了起來。在家里對智能音箱發出語音指令,就能打開車里的空調,再也不用經歷夏天車內可煎蛋、冬天車內似冰窖,上車空調開上好一陣子才能緩過來的狀況。除了提前打開空調,還能坐在家里查看汽車油耗。
當下火熱的人臉識別也被應用到了Apollo小度車載系統,從此再也不用車鑰匙,直接刷臉上車,而且座椅立刻調整到適合你的角度。開車過程中,Apollo小度車載系統還會通過人臉識別,對駕駛員的精神狀態進行分析,一旦監測到了疲勞駕駛行為,就立刻用播放音樂、震動安全帶、主動對話等方式發出提醒,如果駕駛員實在是“困意難消”,小度就會自動導航到最近的休息區。至于人臉識別的準確率更不用擔心,已經達到99.77%。
Apollo小度車載系統背靠百度千億級的搜索數據,其語音交互功能強大無比,可以滿足150多個場景下的需求,在強噪音下仍具備超高識別率,而且支持多輪交互、打斷式交互、情感化表達等。例如,在開著敞篷跑車的強噪音情況下,通過語音播放、停止、切換音樂,可以直接問車子運行情況;對于推薦電影院、選座、買票都是“soeasy”的事,付完款直接導航到電影院。
3.智能銷售
以近日戴姆勒為梅賽德斯-奔馳豪華車研發的一款虛擬手冊(virtualmanual)為例,該手冊融合了人工智能技術與聊天機器人(chatbot)及增強現實等其他先進技術。汽車銷售員也可能很快面臨失業。
該技術僅需要通過手機應用“詢問奔馳”(AskMercedes)便可實現。用戶可通過“詢問奔馳”了解新車功能,不僅可以現場查詢與車輛操作相關的問題、了解座艙儀表盤及用戶界面的各項功能,這款高科技產品還能人性化地回答人機界面以及與梅賽德斯品牌、戴姆勒企業相關問題。此外,對于新版梅賽德斯-奔馳E級或S級轎車,該應用通過手機攝像頭掃描,可以說明存疑的控制原件或顯示屏出了哪些問題。
如此專業又有人情味的智能應用是不是分分鐘代替一批不專業的銷售。
4.零部件的實時監測
所謂預測性維修是指將狀態監測、故障診斷、狀態預測和維修決策多位合為一體的系統過程,通過收集大量運行狀態信息和運用預測模型,來實現零配件的提前維修更換。
于2013年成立的加拿大企業Ansik,開發了一款軟件PitStop可預測零件故障。該公司向企業代理商和維修站銷售一款接入汽車的插件和一個附屬手機APP,以此搜集實時發動機和傳感器數據及其他監測信息,觀測性能狀況并推斷汽車故障可能。如果數據顯示汽車將出現問題,會立刻通知用戶停車檢修,同時提供來自維修站的修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