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低不良率,改善品質管理。
實時現場信息收集與分析,有助于實時了解問題發生的原因并立即改正,降低不良率;
全面、準確的數據,能使質量管控、項目有的放矢,質量事件、質量成本、缺陷定位改善、質量標準制訂等方面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2、防錯、糾錯,降低生產過程中的錯誤率,柔性制造。
關鍵工位操作員工得到驗證上崗,考勤;
備料或組裝,通過系統的實時過程監控和指導,自動防錯、糾錯,支持同一生產線上不同產品型號的同時生產(混流生產),支持多品種、小批量的柔性生產模式。
3、降低成本,現場整潔。
按需適時定點的物料配送,使生產線現場物料、在制品減少,現場整潔、干凈。
4、監控生產,全程追溯,體系管理。
清晰的供應商、批次、工位、操作工、產品/物料的關聯記載,方便任意視角和環節的前追后溯,故障定位及責任界定明確,管理到位。
5、改善車間管理、企業整體響應速度提高。
大量減少人工數據收集、統計造成的低效、差錯、遺漏,車間管理時效性、針對性、效率大幅提升;
制造執行過程透明化,使企業領導、管理者能夠準確及時地了解車間作業情況,方便扁平化管理、快速反應。
總之,MES系統貫穿于生產管理運行的始終,制造企業通過MES系統對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實現對整個車間環境和生產流程的監督、制約和調整,使生產計劃準確及時推進,從而達到預期生產目標,按時按質按量向客戶交付產品,從而提高客戶滿意度,提升市場綜合競爭實力。
原文刊載于《企業數智化研究社》公眾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