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包含的范圍很廣,今天我們主要講MES系統,主要是因為我們說到智能制造,說到現場管理,涉及的IT系統主要的就是MES系統。我個人理解是MES系統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是這兩年才有,但智能制造、兩化融合的過程中,為MES系統賦予了一些新的使命和意義,智能制造和MES之間是相互成就的。未來2-5年之內,我想MES系統應該也是IT界比較熱的一個詞。
公司已經實施的系統是ERP,ERP這塊主要包括SD、PP、QM、FI、CO。在實施這些系統的同時,對基礎數據的歸口出處進行了規范,從而確保主數據的唯一性。比如說客戶、供應商、科目等的規范,解決了基礎數據的共享。
接下來公司實施了MES系統。在實施ERP系統之前,絕大部分管理系統(從計劃到生產到物流)都是全部由自己獨立開發、運維。實施ERP系統之后,公司仍然保留了一些ERP管理范圍之外的功能,由自身獨立開發和運維,而MES系統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MES系統的個性化程度非常高,不同的公司甚至不同的車間、不同的生產線對其要求也不一樣。公司既有傳統的組裝型生產線,也有其他的如零部件加工類生產線,他們對MES系統的要求也不一樣。曾經實施過一些成熟的MES系統,應用效果不是很好,主要問題出現在廠家的響應速度和對業務的理解不到位。因此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堅持自己定制MES系統。
該公司的MES系統的功能框架,主要包括如工藝、計劃、人員、設備、倉儲、過程質量,包括下端的數據交互,到可視化。按公司管理層的認識,MES系統就是管理者的眼睛,操作者的助手。打造所謂的透明車間、數字化車間,同時來輔助決策、改善經營、產生效益,從而使從傳統依賴人的制造向依賴設備、依賴數據的智能制造的轉型。
而MES系統相對要求更高的實時性、穩定性和可靠性,是高于其他任何系統。比如ERP等管理系統可以停兩分鐘,或者速度慢一點影響也不大。但是如果MES系統慢或停就會嚴重影響生產的效率,甚至停產。這就要求MES系統從設計上就必須要可靠、高效、穩定,從網絡、服務器、數據庫等硬件設備,到熱冗余、通訊、代碼架構等軟件層面,我們都進行了很多探索,也走了一些彎路,但是仍然在不斷前進。
效率科技擁有一套完整的自主研發的解決方案,包括MES制造執行系統、WMS倉庫管理系統、SMT防錯料系統、SMT智能首件檢測儀等軟硬件產品,貫穿企業管理、生產的全流程,可以說生產制造型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碰到的任何問題都能從效率這找到解決方案。效率的不同產品之間、產品的不同模塊之間都有著良好的鏈接。
效率擁有成熟的產品研發團隊,效率的所有產品都是自主研發而來,不同產品和不同的功能模塊能任意組合,完全取決于客戶的需求,這種可配置性、靈活性、透明開放的大平臺深受客戶歡迎。同時,效率的所有產品都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二次開發,不綁定客戶,能與客戶的任意硬件進行對接,打消客戶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