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制造商面臨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和市場壓力,通過點解決方案管理制造業務的戰略變得越來越無效。
傳統上,制造執行系統(MES)支持實時過程控制方案和質量計劃,實現車間領域的運營可見性,而企業資源計劃(ERP)已在制造業務中使用,主要是支持訂單執行,優化的計劃和庫存管理,質量檢查,可追溯性和計劃。
每個系統本身都可以提供許多好處,但是想要提高性能和競爭優勢的制造商正在整合MES和ERP,以利用兩全其美的優勢,在整個組織和供應鏈中擁有完整的數字線程。(一張圖看懂ERP和MES的區別)
ERP和MES的主要優勢
ERP不再僅僅是關于自動化業務流程或削減成本,而是關于使企業成長并利用新機會同時降低風險。在當今快速發展的制造環境中,公司需要能夠支持協作,適應獨特和動態環境,提高客戶響應能力,滿足法規要求并推動增長以及控制成本的下一代ERP系統。
MES提供一致,準確和可見的機器和生產執行指標,運營管理可以使用這些指標來識別性能不佳的高性能流程和機器,然后相應地優化資產利用率以消除瓶頸。從MES獲得的性能效率可以提高現有生產資產的產量和盈利能力。可以推遲或重新調整資本支出,以促進其他領域的投資,從而擴大和發展業務。此外,創建自動化數字線程可提高響應速度,降低成本并提高生產和質量性能信息的準確性,這些信息可用于深入了解加強生產流程的操作和執行。
聯合ERP和MES
制造商面臨的共同挑戰之一是需要將其ERP系統中的計劃,排程和質量數據與MES的車間現實有效地連接到一個集中式系統中。克服這一挑戰可以實現對機器和質量數據的實時訪問,這些數據可以導入ERP系統,以更好地規劃計劃和資源,以滿足客戶需求并優化服務水平。
這樣做有助于避免以下情況:
(1)車間無法看見。
對車間操作缺乏洞察力可能會減慢決策速度,導致延誤和不滿意的客戶。實時了解車間情況有助于制造商更好地計劃滿足客戶需求。
“ERP和MES的集成使制造商能夠全面了解業務流程和核心生產,并更好地利用車間數據,這對提高運營效率和利潤的制造成果至關重要。”
(2)讓兩個系統相互“交談”。
制造商通常從不同的供應商處購買ERP和MES系統,這通常會導致手動將數據從一個系統輸入到另一個系統,以便兩者相互通信或批量導入與每個系統的獨特結構不匹配的數據。
(3)庫存成本上升。
關于車間問題的實時警報和通知可能會引發一個危險信號,從而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解決問題。但是,如果沒有實時車間數據訪問,制造商就會面臨更高數量的廢料和庫存對底線產生負面影響的風險。
ERP和MES的集成使制造商能夠全面了解業務流程和核心生產,并更好地利用車間數據,這對提高運營效率和利潤的制造成果至關重要。這樣可以從車間到頂層提供更準確的數據,使制造商能夠根據生產能力和機器可用性調整進度和流程。
ERP和MES之間的信息實時協調可確保數據的完整性,以支持準確的計劃,計劃,監控,資源配置和成本核算。這種集成跨越結構數據,作業調度和生產報告,有效地將數據拉入無縫的雙向信息環境。
由于ERP和MES之間更緊密的集成和實時反饋,用戶將從訂單承諾,勞動力和設備利用率以及商業智能的改進中受益匪淺。此外,業務系統和工廠車間之間的實時數字化閉環提供了精確的機器和生產可用性的新視圖,以提高運營效率和響應能力。
選擇ERP和MES系統時的起點
在購買和評估MES和ERP系統之前,制造商需要從一開始就評估每個系統在車間需要完成的工作,因為它們將在不同的時間線上實施。
通常,工廠經理獲取MES系統并在IT和財務部門購買ERP平臺時對其進行管理。公司的CFO和CIO聚在一起了解ERP / MES集成的機會非常重要。ERP和MES的整合始于制造商內部的文化變革。
必須在組織的運營中添加包含大數據,移動和物聯網技術,新數據和流程集成功能的制造商。競爭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通常來自不熟悉的玩家; 顛覆性技術也可能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游戲。
制造商需要努力改善整個組織的數據流量/使用 - 從車間到底層 - 現在,以免他們變得不堪重負并且被包抄。
通過產品交付,質量管理和客戶滿意度可以看出MES與ERP集成,可以實現更好的規劃,從而改善公司的整體運營,使管理團隊能夠更有效地領導并更好地了解利潤/損失,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來發展組織。
ERP和MES的集成為制造商提供了真正的優勢 - 當組織尋求增長戰略時,不應該忽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