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于2017年7月份上線了MES系統,經過4個月的適應和磨合,現在已經能適應公司的節奏和速度,各崗位人員明確了自己在生產管理崗位上的自我定位,能夠確保各部門順暢的完成任務。在這段時間里本人因MES上線切換由ERP分單員到MES訂單管理員崗位角色轉換,親身體驗MES系統上線的前前后后,見證了系統成功切換與上線后持續改善的點點滴滴,感悟和體會頗多,下面就我眼中的MES所帶來的改變,與大家共同分享。
1、MES分單模式
MES上線后,解決了ERP分單與物流配送“兩張皮”問題,從流程上控制了供應商存貨賬竄戶發生的可能,極大提高了分單效率,解決了因分單延遲造成生產滯后的瓶頸,同時將系統分單與訂單管理崗位的有效整合,取消分單崗位實現減員分流2名。
2、MES缺料分析方式
MES缺料分析是基于系統規則進行訂單齊套展算,可以按月、周、日或單個訂單進行任意組合后進行展算,既可用于訂單發布排產預測分析,也可用于訂單發布針對缺件的跟蹤管理,解決了ERP手工缺料表的“費工、費時、不準確”等問題。
3、MES訂單排產發布
MES訂單排產的發布比ERP訂單發布要求更嚴,因為訂單發布后,系統分單信息推送到配送到PDA、下架掃碼操作等是一系列關聯動作。系統控制要更改比原ERP復雜得多,也正是基于這種控制,才能確保信息與物流同步。同時,訂單發布關聯信息更細,如訂單類型就有8種,還必須指明開工時間、生產線、部裝與總裝的對照等,這些過程控制基本上都是基于規則實現了自動化處理。
4、MES物料配送方式
MES物料配送嚴格執行MES訂單推送指令,即訂單發布后,MES將配送任務指令推送到各崗位責任人的PDA上。推送的過程也是基于規則自動完成的,這才是真正的“責任唯一”。配送出庫必須通過掃碼,PDA掃碼校驗所取物料是否與指令要求相符,否則會有報錯提示,現在只要嚴格按操作流程執行,就不可能有多配、少配和錯配的情況發生,如果當BOM標準有問題,也會在第一時間發現并及時修正。
5、MES動態報表
現MES提供了一些非常實用動態信息報表,這些報表都是基于業務實際需要進行定制開發的,它讓我們的工作檢查更有方向,解決問題也更具針對性,同時也提升了各業務崗位的協同效率。
當然,MES的價值作用絕不只有這些改變,至少還能給企業帶來如下綜合收益和效果:
1 、采購、銷售、庫存、生產數據統一,使企業物流與信息流融為一體變得簡單、高效與受控。
2 、持續優化與固化業務流程,突破業務瓶頸,提高企業運營效率與快速反應能力。
3、通過精確跟單管理,建立和完善產品全追溯信息管理
4、科學排產與合理調度,使生產變得更有序,為實現準時化生夯實基礎
5、提供豐富的生產、質量、倉儲動態數據,為綜合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效率mes系統,優化企業生產制造管理模式,加強各部門的辦公能力,實時掌控生產過程控制,為企業提升執行力。
信息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大家長期不懈的努力,最終能使企業有一個質的飛躍。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從耕耘到收獲再到耕耘的轉變過程,有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的加入,才能發現我們的不足,我們才能做大做強,我們才能走到行業的前列。